top of page
KoalaU-logo.png
情緒及社會人際關係學習 (Social & Emotional Learning, “SEL”) 之益處

台灣之教育,向來著重認知型技能之學習 (例如語文、數理等) ,很少將情緒管理及人際關係方面之學習 (屬於“Soft Skills” ) 放在同等地位。而父母自幼在學校亦極少受過情緒管理之教育,在教導小孩過程中,亦常有力不從心之感 (例如: 我們常在小孩生氣哭鬧時,常要小孩「冷靜、控制自己」。但小孩心裡會想: “HOW?要如何冷靜?”) 情緒控制對父母本身而言,亦非容易之事。

 

其實,SEL與認知型技能同等重要,而且是自幼可以透過系統性學習獲得的。依據美國專家們長期追蹤、實證研究 (包括推廣SEL之領導機構CASEL針對 700 多個實施SEL課程之效益分析) 結果發現,受過SEL教育之學生,與未受過SEL教育學生相比較:
• 學業成績高過11%
• 大學升學率高2倍
• 高中畢業率高過近50%
• 25歲前求職成功率高過50%
• 人際關係較佳,受霸凌機會較低
• 學生行為及態度明顯較佳

由此可知,SEL對於孩子學業、職業與未來人生均有莫大的助益。尤其在21世紀網路+機器人+人工智慧的新時代, 許多認知型技能將逐漸被網路、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所取代,更突顯個人soft skills/SEL之重要,更是培養小孩成為21世紀未來領導人所不可或缺。 筆者會陸續進一步分享關於機器人時代新思維的教育新資訊。

分離焦慮不擔心-寶寶班第二堂課的主題:我不怕分離 

獻給所有擔心小孩分離焦慮的媽咪!)

故事:小貓頭鷹


這是一本協助小孩減少分離焦慮的經典童書繪本。敘述三隻小貓頭鷹早上起床後發現媽媽不見了,之後如何從懷疑、擔憂、害怕,到勇敢、興奮地迎接媽咪回家。

活動:
《看看照片裡- 媽媽沒有跟寶寶一起呢!寶寶都好勇敢,沒有人哭喔! 》

角色扮演:媽媽去買菜囉!等一下媽媽就回來了。小朋友們自在的跟老師一起唱歌,相信媽媽一定會回家的,我不擔心!然後我會跟媽媽說:「我好愛媽咪」。

What & Why -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

這段美國 "Committee for Children" 製作的有趣短片,簡單清楚的介紹SEL, 以及SEL 對兒童及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及益處。

https://youtu.be/ikehX9o1JbI

情緒預防針

「幼兒這個階段,孩子在情緒上的能力和素質,其實是需要刻意去培養的,但我們很多都沒有做。我們常常等到幼兒鬧情緒了、和別人吵架了,或在那邊「歡」,我們才去處理。所以「預防教育」,從幼兒就應該要做了。更小之前,0到3歲其實還是看主要照顧者怎麼對待孩子、回應孩子情緒。.....

摘自:親子天下(全文請見以下連結)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8321

創辦Koala 不忘初衷♥️

圖片 1.jpg

長期受美國文化及教育薰陶的我,多年前發現SEL(社會情緒教育)巳在美國幼兒園以及小學深耕數十年,成效卓著。意識到台灣亟需重視此區塊,從幼兒/兒童之情緒、社交、甚至是霸凌問題,及先前殘忍的小燈泡事件看來,似乎人對人的”Kindness” 日漸減少....。
課業的壓力,也提高了孩子情緒問題,甚至憂鬱及暴力傾向(縱使我們的小孩不會如此,周圍的小孩也將影響到我們,因為這個社會是共同相連、人與人間充滿交集的)!加上網路的發達,更造成人際溝通及同理能力的減弱。
我深信這些SEL 的核心價值-管控情緒、正向思考、同理心、良善仁慈、耐挫力及解決問題等,是21世紀 (robot、AI) 時代的小孩更加需要的!也正是我的孩子所需要的!具備這些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小孩競爭力及未來領導能力!
因此在2017年,我們基於美國CASEL公佈的SEL方針,參考知名SEL課程教案,研發出Koala SEL 系列課程,開始在台灣推廣,希望台灣的孩子,如同Koala 🐨這隻愛好和平、友愛的小動物,期許我們團隊用這顆SEL 種子/小小尤加利葉, 培育更多良善、正向、高EQ的小無尾熊! 
歡迎加入我們! 讓孩子及這個社會更好!

芬蘭情緒教育

學校內教情緒教育已經是國際趨勢,臺灣學校還沒教沒關係,
🐨無尾熊準備好陪每一對親子一起了解情緒,管理情緒喔!
幫助【孩子當自己情緒的主人】是我們的目標~!

📌摘自 芬紛聊天【專欄】比學業知識更重要的事-芬蘭的情緒教育:
「學習情緒教育是長遠且重要的過程,認識和處理情緒可以促進健康並創造幸福,情感技能在許多方面與孩子的發展息息相關,根據芬蘭研究,有良好情感技能的孩子,不只社交能力好,學習表現也較出色,並且擁有解決問題與幫助別人的能力。情緒教育是需要練習的,從家庭到學校都應該好好重視與教導孩子情緒管理技巧。」

 

美國教師談「情緒智商」vs. 「寫作」

SEL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緒教育)~
📍是孩子成功的關鍵,也是重要的生存技能
📍與寫作(composing ) 、表達能力相輔相成
📍學習SEL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耐挫力(resilience) 
學習過SEL、情緒智商比較高的孩子, 他們懂得內觀、探索(navigate) 自己內在的情緒,透過文字來深入訴說自己的故事, 或將特定情緒用小說人物/動物的方式來創作與表達,因此他們的寫作能力較佳;同時透過寫作,也同時讓他們的情緒智商加分!所以情緒智商與寫作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
“Kids’ soci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is not merely important; it is critical.”
“The way we navigate our inner world - on everyday thoughts,  emotions, and self stories-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our life success”! 
“The mor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 writer is, the more powerful the writing is”. 
“The act of composing can be a powerful tool for developing on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resilience”. 
參考文章: 
https://www.weareteachers.com/writing-and-social....../

讓孩子在雨中跳舞

圖片 1.png

「人生不是等待暴風雨結束
而是學會如何在雨中跳舞」
~Vivian Greene

孩子在未來
將面對一個不確定、充滿變數的世界
我們沒辦法預測,或為孩子做100%萬全的準備
我們也不應作「直升機父母」.....
但我們可以送給孩子的
是培養孩子的堅毅力、耐挫力
讓孩子將挫折視為挑戰
以勇敢、正向的態度去面對
遇到低潮、負面情緒
也可以很快Bounce-back 
繼續在雨中跳舞~
與爸媽們共勉~
Ms. Koala 🐨♥️

 

RULER - SEL教育新知

圖片 1.jpg

☄️RULER ~SEL教育新知 (Part 1)
📍台北美國學校今年從 (2020) 八月份開始, 就用”RULER” 全面推廣實施SEL情緒教育。
📍RULER 是美國耶魯大學情緒智商中心多年來在美國各學校(Grade K-8) 推廣的SEL情緒教育方法。其中SEL的概念,與Koala U. 多年推廣的美國SEL (社會情緒教育) 是一致的! 😊
📍最近兩年因應全球疫情, 所有學生更需要加強情緒智商,父母自身的學習更是不可或缺 !💪

📍先簡單向各位分享RULER 的意義 (Part 1) :

R 代表Recognizing emotions in self and others (覺察自我及他人的情緒)
U 代表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s (了解情緒的原因及影響)
L 代表Labeling emotions accurately ( 正確的命名情緒)
E代表Expressing emotions (適度的表達情緒)
R代表 Regulating emotions effectively (有效的管理情緒)

【Koala 無尾熊家長們(上過情緒課的舊生家長),看到以上的情緒教育內容,是不是覺得非常耳熟能詳呢?】

我們會慢慢與各位分享更多SEL-RULER有趣、實用的學習方法!😊

#SEL
#Socialemotionallearnjng
#RULER
#社會情緒教育
#幼兒情緒人際學習

(圖片來源: Yale E.I. Center)
 

情緒辨識-日常練習小撇步- Part 1

圖片 1.jpg

#社會情緒教育(#SEL)要落實於孩子生活中,仰賴家長及老師時常與孩子們在生活中練習。然而大部分家長在求學階段並沒有學過情緒教育,您認同SEL的理念但苦無具體作法嗎?今天Koala就要來分享關於學齡前兒童#情緒辨識練習的超低成本小撇步,希望能提供大家一些陪伴的靈感,和孩子一起成長。

#這麼直覺的東西還需要教嗎?先別急,回想一下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的開頭和結尾,隨著萊莉發展階段的不同,面對的事情越多,產生的情緒種類也越多。我們的孩子,甚至是我們本身也是一樣,面對不同的情況,或許會產生很熟悉的情緒反應,但也或許會帶給孩子陌生的感受,孩子也可能為此感到困惑或無助。幫助孩子做辨識練習,除了讓孩子面對情緒時能習慣觸發上層腦思考,也能在思考的同時幫助冷靜,讓孩子更有效的去掌控自己的狀態,脫離不愉快的感受。因此,具備情緒辨識的能力,才能適切的調節情緒。

情緒辨識不僅是基礎,更應隨著孩子發展階段進行更新。家長對於面對挑戰的孩子如果願意傾聽,協助認識新的情緒,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經年累月下來,一定可以轉化為很大的安定能量!

那麼,有哪些小方法可以在家帶孩子練習呢?
📍年紀尚小的孩子,建議透過#照鏡子的小遊戲,家長或老師透過不同情境(學齡前兒童感受的情緒包含開心、生氣、難過、害怕、厭惡,也會有期待、失望等)設定,#引導孩子從鏡面中觀察自己臉部表情的變化,並透過對比的方式,例如生氣跟悲傷的時候,五官有哪裡不一樣,引導孩子觀察自己臉上的變化,讓孩子在鏡子中#練習不同情緒與表情的配對。
📍年紀稍大的孩子,透過#故事共讀(不限情緒書),#一起畫出面部表情,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此外,家長也可以#跟孩子面對面相互模仿面部表情,遊戲中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配合表情說出形容表情的詞句、加上身體的動作,#慢慢堆疊情緒層次(至少可以分為有一點生氣、滿生氣的、超級生氣等程度),讓孩子#增加對於抽象情緒程度的認知,在強度增減以及轉換中訓練孩子臉部肌肉的控制力,並觀察人情緒表情的各種樣子。甚至可能同時讓孩子觀察到,即便是相同情緒,每個人的表現方式也不太一樣,開啟後續好奇或關心的對話。

以上分享,如果家長在執行上發現困難,也請別洩氣或著急,養成計畫本來就需要時間及經驗的累積,Koala誠摯地邀請各位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我們的暑期營隊,與孩子共學SEL,一方面帶著收穫持續運用於生活中,一方面和我們交流討論,交換寶貴的意見,相信這些練習與陪伴都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優質養分!

情緒辨識-日常練習小撇步- Part 2

圖片 1.jpg

上週介紹過幾個適合不同年齡的孩子情緒辨識的練習方式後,本週要來延伸分享關於學齡前兒童情緒表達的練習小撇步,#表達這種事只有連話都說不清楚呢孩子才要學吧?真的是這樣嗎?即便是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所產生的千頭萬緒的感受,是不是也曾經遇到「啊,不知道要怎麼說啦!」的時候。又或者面對孩子安撫不止的哭鬧時,是不是也曾讓你按耐不住的吼罵或動手?要知道,#情緒本身沒有分好壞,#只有表達方式適當不適當的問題,如果連大人面對挑戰或難題都需要一次一次的去練習消化、整理,那麼更何況是上層腦都還沒發育好且生活經驗都還不夠豐富的孩子呢?

那麼,哪些小方法可以在家帶孩子練習表達情緒呢?

📍在上週提到的#照鏡子小遊戲裡,由家長或老師出情境題,引導孩子從鏡面中觀察自己臉部表情的變化,並讓孩子在鏡子中練習不同情緒與表情的配對。接下來我們和孩子輪流照鏡子做出開心、生氣、難過、害怕、厭惡等等的表情,然後說明造成這個表情的原因,這時候越貼近與孩子生活上相關的例子越好,當然您也可以嘗試每一輪都做同樣的表情,但給予孩子各式各樣這樣的原因,在這樣的遊戲裡,孩子可以學習到 #原來情緒背後是有原因的,而且 #相同的情緒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造成。

📍對稍大會畫出臉和五官的孩子,也可以嘗試 #一起畫出「現在的我的心情」、「今天上課發生開心的事的表情」、「今天上課發生不開心的事的表情」等等,並 #練習說出這些心情的原因,要提醒的是此時的重點是「表達我的感覺」,所以無需過度關注孩子畫得像不像、講的好不好等等,切記要以讓孩子能開心並安心繼續進行下去為前提。

📍別忘了在上面提到的練習中 #慢慢加入堆疊情緒層次(有點開心,滿開心的,超級開心)的變化題,相信在這樣互相整理的過程也能 #幫助家長和老師更了解自己和孩子,希望本週的分享大家都能操作順利~

當然,#Koala的暑期營隊,還有更多教孩子辨識情緒及表達情緒的精彩課程,歡迎您與孩子共學SEL:)
 

分離焦慮不擔心-寶寶班第二堂課的主題:我不怕分離 
What & Why -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
情緒預防針
創辦Koala 不忘初衷♥️
芬蘭情緒教育
美國教師談「情緒智商」vs. 「寫作」
讓孩子在雨中跳舞
RULER - SEL教育新知
情緒辨識-日常練習小撇步- Part 1
情緒辨識-日常練習小撇步- Part 2
bottom of page